新娱乐网
主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昆明晋宁县二街镇杨柳箐700亩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初显效益

发布时间:2016-04-17 09:43:09

二街镇鲁黑村杨柳箐球盖菇种植基地

今日观察

仲春时节,万物复苏。在晋宁县二街镇鲁黑村杨柳箐,一片片黑白相间的塑料大棚分布于梯田缓坡上。大棚内,球盖菇肥硕白嫩,菠菜、滇黄精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这片700亩的区域是晋宁县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有望成为晋宁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样板。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晋宁县形成了“花、菜、奶”三大支柱产业,其种养规模以及产值在全省均占有重要分量,农民也从土地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利用耕地,导致超负荷运转的耕地肥力下降,耕种条件减弱。

改良土壤提高耕地“造血功能”,是晋宁县推进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多年从事野生菌和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正在探索解决此问题的路径。2013年7月,该公司在二街镇鲁黑村杨柳箐承包了700亩梯地荒坡,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食用菌、药材、蔬菜种植,并被命名为晋宁县现代农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

2014年5月,基地里试种下了第一批22亩球盖菇,半年后食用菌种植获得成功,亩产达4吨多。为打开球盖菇市场销路,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勇带着鲜菇到昆明及周边市场销售,对未能及时卖出的菌菇进行速冻、烘干、盐渍后再销售。球盖菇当年销售价每公斤达到了8元到15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截至目前,基地球盖菇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00多亩。

据介绍,种植球盖菇需要大量由稻草、玉米芯、木材边料以及玫瑰秸秆粉碎拌合发酵的有机肥,能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另外,通过球盖菇与蔬菜轮作,保证了菌类与蔬菜花卉的品质和产量,当年11月到次年4月种植球盖菇,避开野生菌上市时间,价格稳定,能卖上好价钱;5月到10月种植蔬菜花卉,既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使耕地得到了科学合理利用。

在示范区大棚内,一排排冒出稻草覆盖的球盖菇长势喜人,散发出野生菌特有的气味,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菌菇;另一边的大棚内,各种蔬菜翠绿欲滴,而翻犁过的土地土质疏松,呈现出青褐色,改善土壤板结效果明显,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李志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农户种植一亩投入10000元到15000元,半年后采收扣除成本,亩均纯收入能达到1.5万元到2万元。”他还承诺为种植户提供有机肥料、技术培训和上门指导服务,对种植户的球盖菇实行兜底包销。目前,公司已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良好的销售平台和销售网,成为云南省野生菌、食用菌销售行业的领头羊。

在发展种植球盖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基础上,公司还积极引进种植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菌药滇黄精。公司技术负责人徐世界介绍,新鲜滇黄精成交价格普遍在每公斤20—30元,加工后的滇黄精干片成交价可达每公斤60元,比5年前涨了2—4倍,农民发展滇黄精种植,收益非常可观。

李志勇说,承包的700亩荒山坡地以前大多土壤贫瘠,过去只能种些包谷,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经过土壤改良,土地利用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公司通过“反租倒聘”方式,吸收了50多名当地农民到基地打工,农民租地收入与打工收入比原来种植旱粮的收入高出了好多倍。

谢文芝是二街镇鲁黑村的村民。2011年,她进入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蘑菇采摘工。通过技术培训,谢文芝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球盖菇种植的行家里手,从制作菌袋到制种,再到育菇、栽种,各个环节、各道工序都掌握了技巧,应付自如。现在,谢文芝与丈夫都在示范基地打工,两人一年的打工收入达到7万多元,不用出村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

“改良土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食用菌种植值得借鉴推广,而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农业种植模式,为我们发展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样板,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子。”晋宁县农业局局长杨永说,“十三五”期间,晋宁县将规划发展球盖菇种植5000亩,产量力争达到万吨以上,产值过亿元,使之成为继“花、菜、奶”之后的第四大农业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 张雁群 通讯员 段正祥 文/图

  • 上一篇: 昆明呈贡区 “三个严明”选好社区带头人
  • 下一篇: 昆明富民地税 强化税收收入工作